• 索引号: 11370100004190083L/2015-00025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15-01-19 发布日期: 2019-01-07
  • 发布机构: 济南市体育局
  • 标题: 济南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情况及2013年工作打算
  • 发文字号:
济南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情况及2013年工作打算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12年是济南市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市体育系统以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加强奥运会备战训练等中心工作,振奋精神、团结协作,体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荣获“全国2012年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山东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山东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振兴山东体育突出贡献奖”。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群众体育工作跃上新台阶。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拓展群众体育工作领域。
  1.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2年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民健身工作已纳入《济南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市政府重点目标任务。制定下发了《济南市群众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对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监管机制、落实机制和促进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2.公共体育设施持续完善。围绕实现“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加快推进基层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省级体彩公益金支持。根据省体育局要求,研究拟制了健身设施建设计划。即:建设大型示范健身工程2个、乡镇(街道)健身工程8个、社区健身场地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并争取配套建设经费249万元;天桥区桑梓店镇作为体育总局国家级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配套奖励经费10万元。二是加大市级体彩公益金投入。根据年初计划,今年总投资1224万元配建了乡镇(街道)健身工程35处、社区工程78处、农村工程554处。三是各县(市)区持续加大投入,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改善。据统计,章丘市投入900万元实施体育中心(老体育场)改造提升工程,投入70万元为33个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设施;平阴县346个行政村实现了健身广场全覆盖,玫城公园已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历下区新建镇级全民健身中心1处、社区健身苑5个、安装健身路径29条;市中区配套安装健身器材85套427件;天桥区投入300万元推进健身工程建设,北园立交健身广场、黄台国家级社区健身俱乐部已投入使用;槐荫区体育活动中心已竣工,建设社区健身苑2处,安置健身器材541件,维修器材27件,腊山湖和阳光100群众健身基地正在建设中;历城区建设健身路径60套,苏家体育公园、唐冶体育休闲公园已投入使用;长清区投入90万元,安装健身器材110 套。
  3.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以“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为主题,在全市隆重举行济南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市10个县(市、区)同时举行便于参与、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本届运动会设置比赛项目21个,赛程历时半年,每月有3个以上的群体比赛项目,共180支代表队、5280名运动员直接参与比赛。各县(市)区级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设置12个以上,群众参与人数达10万人。组织举办了全国青年迎青奥长跑活动(济南站) 暨2012年济南市元旦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推广周”活动、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济南站火炬传递活动、山东省暨济南市全民健身日活动、泉城泉水趣味运动会等系列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打造品牌赛事,大力推广科学健身理念,为群众健身提供了丰富载体。据统计,全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
  4.体育社团组织和健身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2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9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70人,推荐20人参加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截至目前,我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1.3万余人,体育健身指导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全市10个县(市)区除章丘市外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并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体育总会工作。与市民政局密切配合,对全市106家民非、社团组织进行了年检审查,年检合格率达91%。今年新增体育民间组织5家,2个协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制定了《体育社团党建工作意见》,加强考核评估和党建工作,体育社团组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5.全民健身科技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深入开展健身科普知识下基层活动,举办25场公益性体质检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活动、35场全民健身活动及赛事、7场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120课时市民免费体验公开课,发放2万余册科普知识手册。完成《济南市市民体质监测公报》,分析录入检测样本1.7万例,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成为全国首批6个国家级“指导站”之一,99个活动站(点)荣获山东省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完成第三次市直机关体质监测工作,全年累计为4万余名市民提供了公益无偿体质检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二)竞技体育工作再创新辉煌。一年来,我市运动员在省锦标赛上获得132个冠军、145个亚军、100个季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42个冠军、32个亚军、32个季军;在洲际以上国际比赛中获得12个冠军、10个亚军、2个季军,巩固了全省前列的地位。
  1.奥运参赛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我市李晓霞、马晋、高畅、辛鑫、张磊、张淼等6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车4个大项的比赛,取得2枚金牌、1枚银牌、1个第5名和1个第6名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我市体育在奥运史上的重大突破。

  2. 努力夯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一是进一步扩大业训网点建设。在2010年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投入170万元扶持网点学校建设。目前,全市业训网点达340个,设有田径、游泳、乒乓球等22个训练项目。二是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全年组织“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600余场,足球训练网点重点学校发展至21所,在训学生达600多人;向鲁能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输送优秀足球人才22人,培训二级足球裁判员 40名;市业余体校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提高全市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继续做好体育人才的输送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作用,下气力培养各类体育苗子,积极为国家输送人才,全年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33人。四是加强教练员、裁判员等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约200人次,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3.提高竞技体育的管理水平。为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调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的通知》,修订了《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管理办法》和《教练员管理办法》,向竞技体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积极承办和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一是认真承办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济南站、山东省男子/女子举重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扩大了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了全市体育竞赛市场的发展。二是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济南市中小学开展体育项目联赛实施方案》,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8个项目的体育联赛和22年项目的年度比赛,全市5000余名青少年学生参与比赛。
  5.争创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为抓手,认真抓好市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皇亭业余体校、重点业体4个单位的创建工作,力争我市在新一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数量上有所增加。坚持把创建工作与提高体育训练综合管理水平结合起来,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工作时间节点和目标责任,创新思路,多头并举,努力把创建的成果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反映到体育训练综合管理的实际效果上来。
  6.扎实推进省运会备战工作。按照省运会竞赛规程总则和资审办法,我市有33个项目、1173名运动员通过了资格审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006名运动员(男1207人、女799人)具备了参加二十三届省运会的资格,省运会各项目、各组别组队工作全面完成。
  (三)体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围绕体育产业化发展,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规划协调,准确把握市场规律,积极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渠道,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1、体育彩票销售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彩票销售网点、提升站点服务水平,体彩销售实现新突破。我市全年体育彩票销量达15.8亿元,市场占有率达58%,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其中,历下、市中、天桥三区体彩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二是多措并举,规范发展,体彩销售网络日趋完善。全市各类销售点总量达到1222个,867家网点完成标准化改造,占网点总数的82.41%,新增体彩站点107个,城乡一体化建设效果显著。三是体彩公益宣传卓有成效。通过媒体、体彩爱心行、体彩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体彩公益宣传。积极开展向市交警、商河小学生、十艺节建筑工地工人、环卫工人、残疾儿童等 “体彩爱心行”活动10次,大力开展体彩运动会及“体彩杯”全民运动挑战记录赛活动,每周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使公益体彩取之于民、用之用民的形象深入人心,为体彩事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体育场馆运营稳步提升。积极拓展思路,合理开发场馆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体育场馆经营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综合、立体、全面的场馆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奥体中心实现创收4510万元,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和商演活动24项,接待健身群众超过69万人次;全民健身中心运营收入超过600万元,举办各类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余场,接待健身群众120余万人次;皇亭体育馆运营收入417.5万元,组织大型活动12场,接待健身群众2.1万人次。
  3、加强体彩公益金和体育项目经营监督。一是严格落实体彩公益金使用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公益金使用监管。组织了体彩公益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会同局办公室、市财政局综合处、市体彩管理中心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全市10个县市区进行了体彩公益金专项检查,摸清了全市体彩公益金使用管理情况,起草了《体彩公益金专项检查报告》,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针对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对公益金使用管理政策了解不深、业务不熟练、会计帐目不规范等问题,组织了相关单位局长、分管局长及财务人员专题会议培训,促进了整改工作落实。为进一步明确公益金使用管理有关政策,强化管理措施,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彩公益金使用管理的通知》。二是加强体育项目经营监管工作。联合市公安局、卫生局、安监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度济南市高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检查暨游泳场所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全市体育项目经营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联合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场所特别是游泳场所进行了专项检查,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健身群众的人身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体育行风建设提升新水平。为全面提升体育行业服务质量,提高体育系统社会形象,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抓手,狠抓体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有力保证了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把行风建设工作列入全年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初伟同志为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县(市)区体育(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济南市体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济南市体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责任归属,确保了行风建设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2、召开专题会议,实行自查自纠。8月份召开了全市体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各单位工作实际,开展座谈,认真查找全市体育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全力破解制约体育事业发展和行风建设的制约因素,重点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提升体育形象上下功夫。
  3、采取重点措施,强化整改落实。一是制定下发整改工作方案。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条拟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落实机制。特别是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皇亭体育馆等市属体育“窗口单位”,积极开展争创文明行业活动,强化场馆管理,规范场馆运行,提升人员素质,统一服务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承诺。自8月15日开始,每周三在《济南日报》开辟专板,就加强行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各县(市)区体育(教体)局和局属单位就加强行风建设的具体做法向社会公开承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树立体育部门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三是狠抓重点业务,切实解决群众问题。局机关群众体育处、竞技体育处、体育产业处、机关党总支等业务关口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切实整改,确保对梳理出的问题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扎实有效的将行风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五)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果。积极推动局系统党风廉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体育行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及时召开全市体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局党委与各级领导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制。制定下发了《体育系统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局党委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二是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召开了体育系统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动员大会暨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大力实施治庸治懒计划,积极优化政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市体育系统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机关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三是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着重加强对体育业务工作重要环节的监督,先后针对体彩公益金管理与使用专项检查、十二届全运会运动员信息核实、奥体中心采购项目招投标等工作进行现场监督,确保了各项工作公开透明,有力保障了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四是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对拟提拔干部进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健全充实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为全系统打造了一个清正廉洁的良好工作环境。
  (六)党建工作全面加强。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体育队伍建设,以转作风、提效能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了体育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热潮。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先后通过观看直播、举办讲座、听取汇报、发放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迅速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职工进行系统集中培训,以党中央的最新决策指导体育强市建设工作。二是圆满完成市委巡视组巡视工作。今年7-9月,市委巡视一组对我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工作巡视,局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征求部门意见、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体育工作进展情况,听取意见,各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巡视组的广泛肯定与认可。三是积极参与“千村提升”工程。局党委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认真研究,精心选派一名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的副处级干部到济阳县新市镇双柳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加大投入全面支持帮扶工作,扶贫建设工作正有效顺利推进。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党总支、工会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加快科学发展、美丽泉城放飞体育梦想”演讲比赛、够级比赛、乒乓球比赛、户外登山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育系统的凝聚力,充分展示了体育工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全民健身体系仍需完善,体育公共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及项目科学训练布局尚需改进;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尚待全面开发与挖掘。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全市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全力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大力实施奥运带动战略,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积极完善体育产业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创新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努力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加大城市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能力。发挥体彩公益金主导作用,积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支持全民健身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的标准要求,在新建、改扩建居民小区时,预留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配建公共体育设施,确保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办好第三届市、县(市、区)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充分发挥市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体育活动社会化、生活化进程。利用“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重要活动节点,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大型群众体育健身展示活动。2013年全市举办大型全民健身展示活动10次以上,各类健身活动(比赛)100次以上,参与人数100万人次以上,在全市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晨晚练辅导站(点)、基层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常态化、生活化。三是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逐步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扩展培训渠道,改革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进一步科学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奖惩办法,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健身服务的比例,满足基层群众体育活动需求。
  (二)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全面扎实抓好训练工作。认真做好第十二届全运会和第23届省运会的训练备战工作,认真制定备战工作方案,优化训练项目布局,提高训练水平,努力推动“训科医赛”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力争实现体育竞赛成绩新突破。二是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体系。突出抓好青少年体育基础训练,强化县(区)少儿体校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市八大联赛”和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不断夯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三是全力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工作。办好市第六届青少年运动会,完善竞赛体制,力争把市青会打造成我市青少年体育比赛的精品赛事。四是积极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探索我市运动员教育和保障工作措施,积极协调市直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三)全力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继续抓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正确分析市场行情,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挖掘市场潜力,提高销售业绩,力争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规范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操作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年度体育彩票公益金重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二要提升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水平。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各项经营措施,积极探索创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奥体中心、皇亭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济南奥体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优势,打造我市体育产业“品牌”项目;切实抓好新建体育设施布局和功能策划工作,重点抓好体彩主题公园、体彩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工作,力争打造成美丽泉城的一个亮点工程。三是加强体育项目经营市场的监管工作。加强体育项目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体育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体育项目经营市场健康发展,争取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的意见》,5-7月份会同公安、卫生、安监、工商等部门对我市体育经营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理念,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基层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与监督,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体育行业特点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积极做好“第一书记”对贫困村帮扶工作,不断细化帮扶措施,落实资金,全力支持到村任职干部的各项工作,确保帮扶工作进展顺利、落到实处。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深刻把握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工作与学习的真正统一,在全系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开创全市体育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