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90083L/2025-00139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体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6-06成文日期:2025-06-06
标题
关于创新激发消费潜能,提升消费内生动力的建议提案者
民革济南市委会政协提案领域
城乡建设承办单位
市体育局答复时间
2025-06-06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0624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济南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激发消费潜能,提升消费内生动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5年3月,济南成功入选全国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市,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探路前行、摸索经验。下一步,济南市将以全国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市建设为核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集聚要素资源,丰富消费场景,优化市场环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济南市打造成为体育消费活力显著、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结构合理、产品和服务充分有效供给的国家级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示范城市,为激发消费潜能,助推济南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夯实体育消费基础
1.构建融合型体育产业新体系。实施“体育+”战略,重点推进促进体育与旅游、卫生、会展等深度融合、复合经营。加快体育+旅游发展,拓展体育+会展发展,创新体育+卫生发展,提升赛事特色,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优化新业态培育能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体育企业落户济南,培强一批济南本土体育品牌企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推行“体育组织、赛事组织、专业平台、产投基金、知名人士”协同配合招商模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竞相参与体育产业的格局。
2.创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推进体育场馆信息化改造,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效能提升计划,积极探索多元化运营路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运营委托等多种模式,深度参与政府投资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中,充分释放场馆潜能,提升其运营效能与活力。
3.加快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以体育服务为核心,融合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设施生态系统。积极指导现有体育场馆、商业综合体、闲置厂房、旅游景区以及户外营地等场所的转型升级,鼓励旅游景区、活力田园、特色小镇等融入体育服务元素,通过创新性的融合,打造具有多元特色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4.持续做好惠企服务工作。推进体育惠企政策集中发布、解读、推送、兑现等工作,依托“泉惠企”平台发布体育惠企政策。优化体育社团的发展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团利用冠名、赞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发其无形资产,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二、拓展体育消费市场
1.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出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支持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冰雪企业来我市投资落户。打造体育科技产业园区,引导冰雪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入园。增加场地供给,建设1个15万平方以上的市中区七星雪室外滑雪场;推动金象山、卧虎山、金沙湾等滑雪场改造扩建,争取两年内建成高级雪道3条以上。跟进推动起步区室内滑雪场,持续推进章丘区国家级冰壶运动示范训练基地建设。
2.促进电竞经济发展。推动电竞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电竞消费的内涵和外延。鼓励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剧院、网吧、国企闲置厂房等场馆、闲置空间改扩建电竞场馆。支持历城区建设电竞研发、赛事运营、电竞直播、培训、衍生品开发等产业要素集聚的电竞游戏主题产业园区(基地),鼓励天桥1922电竞产业园区、CBD电竞馆等符合条件的电竞游戏产业园区申报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动电竞协会成立电竞产业联盟,组织好“技能兴鲁”电竞技能竞赛,构建职业电竞人才矩阵。推动济南CBD文化综合体引入知名王者荣耀电竞俱乐部RW侠,支持其建设主场馆并开展赛事活动,以赛事驱动产业升级。
3.激发户外经济活力。利用济南独特的山泉湖河城自然优势,深入发掘区域比较优势,支持莱芜雪野湖、长清双泉镇等地发展山地、水上等多项目融合的户外运动,建设汽车自驾、航空飞行等高质量运动场地设施。提升配套服务,运动区域设标识、寄存等设施,外围完善停车、医疗等服务。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专业队伍,加强培训并拓展营销。推动莱芜雪野湖、长清天穹之境、滑翔机基地等项目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新服务。支持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承办全国性户外运动赛事,对标国内外一流赛事标准,创新骑行、汽摩、越野等赛事。促进户外运动与旅游、康养、文化等融合,实现全时空覆盖。支持商河建设体育科技产业园,培育或引进户外装备生产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4.培育壮大“一老一小”体育消费群体。健全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积极举办太极拳、广场舞等各类老年人体育竞赛活动,创新挖掘适合老年人开展的体育健身项目,促进银发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的运动技能达标评定,激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构建涵盖校内竞赛、校际联赛以及选拔性竞赛的综合性大中小学体育竞赛框架,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带动体育消费。
5.优化体育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适当放宽体育市场的准入门槛。积极引进在体育产业领域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管理机构,鼓励其在本地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并大力倡导社会资本投向体育相关产业,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6.提升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体育中介服务机构,严格规范经营秩序,全面推行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加大对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并积极引进和培养体育经理人和经纪人等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多样化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协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为大众提供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服务,并开展丰富的体育培训活动。
三、提升赛事经济市场化水平
1.承办一批影响力大的高水平赛事。以争办和引入国际国内高规格体育赛事为主要突破口,动员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力争培育和落地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体育赛事。将重大体育活动同投资促进、品牌展演、文旅娱商消费、文化交流等一体谋划、融合推动,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
2.大力振兴职业联赛市场。重点支持在济职业俱乐部做大做强,推动山东泰山、山东高速职业足球俱乐部向更高水平发展,全力保证俱乐部进入亚冠联赛、CBA季后赛等高级别赛事。拓宽运动员和教练员职业化发展渠道,支持大型体育场馆成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联赛主场。完善职业体育赛事运作、场馆运营、门票销售、电视转播、体育衍生品开发及纪念品特许经营等一体化运作,培育球迷文化。
3.推动电竞游戏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对接国内外电竞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全力引进高水平品牌赛事,办好2025穿越火线、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总决赛,争取DOTA2国际邀请赛等国际性赛事和无畏契约CN赛区等全国性赛事落地济南。对承办赛事的市场主体,依据赛事层级、规模和实际支出分档资助,最高每场可达800万元。同时,支持举办中小型、全民、表演等多元赛事,培育济南自主品牌赛事,构建自主IP品牌赛事体系,对前景好、影响力大的电竞品牌赛事给予每场最高200万元资助。
4.打造全方位赛事服务新模式。强化赛事服务支撑体系,优化体育赛事安全审批流程,确立赛事举办基准、标准与运行规则,明确划分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构建跨部门的协同服务机制,确保赛事管理的无缝对接。深化责任体系,按照“谁审批(备案)、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赛事主办方与运营场地严格履行其安全责任,推动安保服务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市场导向及专业水准迈进,为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济南市体育局
2025年6月6日
联系人及电话:于晓,51701397